2025-04-16 03:29来源:本站
周日从首尔市中心南山看到的首尔公寓大楼(韩联社)
本文是探讨韩国住房多样性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Ed。
当罗斯在热门歌曲《APT》中高喊“apateu, apateu”时,大多数上了一定年龄的韩国人会想到“公寓楼”,而不是激发她灵感的饮酒游戏。
在韩国的城市里,千篇一律的公寓随处可见,看起来大同小异,这可能会让大多数外人感到好奇,但对大多数韩国人来说,它们代表着理想的生活环境和重要的投资。
根据韩国建筑与城市研究所(Architecture and Urban Research Institute)的数据,截至2020年,韩国约62.9%的住房是公寓建筑,即5层以上的多单元住宅。
韩国风格的公寓楼与纽约或东京等大城市的不同:它们通常被安排在大型建筑群中,有零售店、幼儿园等设施,而在较新的建筑群中,有健身房、图书馆和咖啡馆。这些自给自足的高层住宅综合体在门口的标志上标有该综合体的品牌。
自1964年国内第一座公寓园区麻浦公寓园区建成以来,这里的公寓建筑越来越高,公寓园区越来越大。
“公寓包含了韩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反映了它的文化、工业、政治和经济,”首尔大学(University of Seoul)建筑学教授金成洪(Kim Sung-hong)说。
公寓大楼的出现
明知大学(Myongji University)建筑学教授朴仁硕(Park in -seok)特别关注的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公寓建筑群,而不是单元本身。
20世纪70年代的重点是出口导向的工业化,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该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对改善住房的需求日益增加。
Myo建筑系教授朴仁锡(音)说10月16日在首尔接受《韩国先驱报》的采访。(韩国先驱报记者李相燮)
“韩国政府没有太多的时间和金钱来投资改善基础设施,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对体面住房和生活环境的需求,”朴说。
1972年的《住宅建设促进法》规定,如果民间建筑公司建造一定数量的住宅,政府可以向他们提供低息贷款。4年后,在《城市规划法》执行令中增加了公寓建设,公寓建设得到了促进。
朴槿惠说:“住宅基础设施更多地集中在公寓园区,而公共空间相对被忽视,生活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园区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的看法。”
“比如说有一盏路灯在闪烁,需要修理。其他地区的人们会提出投诉,敦促当地政府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行动会让公共空间变得更好,”他说。
习惯于住在公寓小区的人往往只关注小区内发生的事情,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时,他们只是要求管理中心解决。
他说:“他们不太关注大楼外的空间。”
朴槿惠说,公寓园区肯定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如果没有大型建设公司建造的公寓,韩国经济就不会有这么快的增长,因为政府可以专注于其他产业来发展经济。”
他说:“公寓园区是韩国成为世界第12大经济体的主要隐性贡献者。”“但现在是时候批判性地思考这个国家的生活环境了。”
图为1965年拍摄的麻浦公寓大楼它于1964年建成。(文化体育观光部)
中高层住宅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首尔大学教授金成洪(音)也认为,韩国社会没有花时间开发其他住宅形式,就“直接”进入了开发和居住公寓的阶段。公寓大楼提供了便利和隐私,最重要的是,作为资产,它可以很容易地转换成现金。
由于公寓面积和品牌相同,公寓价格也趋于统一。
“当然,有些人希望住在房子里,而不是公寓里。他解释说,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留学回国的韩国建筑师投身到多单元住宅设计中。他指出,这类住房的市场并不大,但仍在继续增长。
“韩国社会有必要看看没有选择住在公寓小区的另外30%的人。问题是我们没有很多替代方案,比如中层住宅,”他指的是不需要电梯就能进入的大约四层的建筑。
10月18日,首尔大学建筑系教授金成洪在首尔接受《韩国先驱报》的采访。(韩国先驱报记者李相燮)
他还说:“韩国社会要实现住宅形式的多样化,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
创造更多样化住房形式的一种方法是形成居民联盟,与建筑师互动建造住房。首尔市拥有的由建筑师李恩京设计的首尔麻里洞合作公共住宅就是一个例子。
他说:“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刻板印象是另一个问题,因为人们不愿意住在这样的住房里,因为他们对别人有自我意识。”
虽然人们发现这些形式的住房在标准化公寓大楼主导的环境中很舒适,但城市需要更大的住房多样性,以便在必要的距离内促进人们之间的互动。
“在一个公寓林立的城市里,我们正在进行什么样的互动是值得思考的,”他说。
Kim补充说:“它应该是一个环境,允许遇到与我不同的人,促进与他人的轻松互动,这将丰富城市及其文化。”“我认为韩国社会正处于寻找生活环境的过程中。”